10日下午,由南通市委人才办(组织部)指导、市人才学会主办的首期紫琅人才沙龙江海英才专场在创新区紫琅科技城举办,本期主题为“人才新政助力创新创业”。在场的江海英才代表、人才工作者代表围绕南通人才新政4.0畅所欲言,通过分享创新创业故事、展现人才政策亮点、介绍人才服务工作,筑造人才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平台,推动更多人才扎根南通、圆梦南通。
人才新政迭代焕新
既有突破也有整合
(相关资料图)
“除了北京大学相关人员,我们研究院目前有50名全职员工。”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孙泉在沙龙现场作分享,“这50个人当中,有11位博士,其中9位来自南通以外、7位来自江苏以外,他们是被南通的平台和政策吸引,选择在这里安家。”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政策则是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的源头活水。为加快形成“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人才发展生态,实现人才和城市的双向奔赴,我市积极推动人才政策迭代升级,贯彻人才新政宣传和落地。
南通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冯宇峰介绍,上月刚刚出台的人才新政4.0,内容在以往基础上有了突破和整合。新版本更聚焦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新增“攀峰计划”,为高精尖缺科创人才和团队给予大力支持。
以往的人才政策更多将重点落在初创团队,但事实上,许多成熟企业也正面临转型升级,对高层次研发型人才和高技能生产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人才新政4.0增加对现有企业人才需求的关注和支持,从人才工作角度支持企业发展。
“过去,一个大学毕业生来通工作,可能需要翻阅很多资料来了解人才政策。”冯宇峰表示,“现在,新政按照人才成长的条线和脉络梳理成册,年轻人可以一站式了解全部内容。同时,我们还开发了‘才遇江海’小程序,让新政迈向云端、触手可及。”
人才服务将心比心
强力支撑人才发展
谈及为何选择南通,95后才俊、氨酯汀兰(南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办者周天宇感慨颇多。“当时,我们团队是通过海门组织的创新创业大赛首次接触南通。其实这些年,我们参加过不少比赛,但南通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们研究的方向是农业,需要深入田间地头考察土地,对一块土地不满意就得再找一块。”周天宇回忆,“在这期间,海门党政领导尤其是常乐镇的同志们不厌其烦,用心寻找、主动协调,让我们这样的初创项目感受到他们的诚意、认可和信任。”
引进人才难在引心,留住人才重在留心。如何让人才主动选择南通,成为江海大地的一员而非过客,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南通市场化手段实现人才运营的重要载体,南通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也正积极探索相关路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晶介绍,目前,集团正从四个方面大力推进人才服务工作。一是将原来人才政策中不容易落地,或是需要整合各方资源才能落地的政策进行提档升级,江海英才贷、股权投资、知识产权质押等一系列新业务正有序推进。以江海英才贷为例,这款纯信用贷款从去年12月初首笔贷款落地,迄今8个月时间授信已达1.2个亿,实际放款接近9800万人民币,实实在在造福了人才企业;其次,努力优化人才津贴等服务的工作流程,让人才更早更快收获政策红利。同时,加强产教融合、校企联合、人才实训等工作,帮助人才解决好养老、子女教育、购房等一系列配套问题,做优人才生态。
英才代表寄语创业者
攻坚克难贵在坚持
“我们当初回通创业,条件要艰苦得多。”首批江海英才之一、江苏帝奥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鞠建宏提出,“如今南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是赶上了好时代、好政策。”
鞠建宏表示:“我是南通如皋人,也是一位坚定的南通‘粉丝’,我坚信未来家乡的半导体以及其他产业都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从个人经历出发,我希望青年创业一定要做到坚持,真正站起来的初创企业都是靠‘磨’出来的。”
在周天宇看来,在通、来通的创业就业者,很多都胸怀先贤张謇的实业兴国情怀,这让他深受触动、备受鼓舞。“在‘新科创30条’‘人才新政4.0’等政策的加持下,南通的科创氛围愈发浓厚,人才更应立长志,想清楚自己要什么然后坚定投入其中。”
作为人才政策的获益者,孙泉认为,新政在做到普惠、便捷的同时,能较好地满足人才来通发展的预期。“现在,南通正大力发展光电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这样的环境下,青年人才更有条件仰望星空、立志长远。”
记者 沈佳颖
[编辑:黄梦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