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龙舟竞渡历史悠久,是端午节福州民俗的重头戏。“龙舟摇曳东复东,采莲湖上红更红。”唐末女词人陈金凤的《乐游曲》就记录了古代西湖龙舟竞渡的景观。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福州传统龙舟在市中心水域越来越少见。26岁的福州小伙——刘斌,却凭借自己对福州传统龙舟文化的一腔热血,联合专注本地民俗文化的团队蜃楼志、榕事的力量,重新复刻福州传统龙舟,宣传传统福式龙舟,保留和复现福州的城市记忆。
福州传统龙舟比改良过的龙舟首尾弧度更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端午节是福州人的狂欢节
刘斌是一位年轻的“龙龙颠”(龙舟狂热者),平时他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但每到端午,他都要请5天年假做一件事——过端午划龙舟。
刘斌从小在河边长大,打从有记忆开始,划龙舟就是他最热爱的游戏。每年端午节龙舟季,从农历五月初一到五月初五,吃龙舟饭、做仪式,各村的龙舟队在江面上自由地竞渡,是一年到头全村最大的“狂欢节”。“小时候村里龙舟少,爱划龙舟的人很多,龙舟划手都要‘竞聘’上岗,像我们这样的小孩子,只能等着大人白天划完,晚上划、凌晨划,过过瘾。”
在刘斌看来,龙舟竞渡不仅是一项运动、一项比赛,更是民间信仰的载体,乡亲们之间的情感纽带。端午划龙舟就是“划平安”,让各自村落境社的神灵下水巡境,驱赶水里的邪祟,同时抛撒荷叶包(福州端午的节令食品,形似初生荷叶)、粽子、纸钱等,祈求获得平安。而龙舟竞渡比拼的也不仅是船速,更是每个村的凝聚力。
福州龙舟船头有朝天龙和虎头牌,龙头盯着天上,虎头盯着水下,寓意卧虎藏龙。
做一艘最传统的福州龙舟
长大后,刘斌渐渐发现,随着龙舟运动向竞赛化、体育化发展,福州传统龙舟的身影越来越少见,新船开始向更稳更快速的广东式龙舟船型靠近,而福州龙舟特有的“柳叶桨”更是几近“消失”。
“福州传统龙舟头昂尾翘,船体也比较宽,适应闽江、光明河水急浪大的特点,柳叶桨也能在遇到礁石时,帮助龙舟脱困。”但这些特点也使得传统龙舟吃水面积小、阻力大,速度远不如更轻、首尾弧度更小的广式龙舟。
“要珍惜每一艘福州传统龙舟的每一次下水。”从十年前,刘斌就开始有意识地拍摄他在内河里看到的每一艘福州传统龙舟,并上传到网络上与大家分享。
2022年端午,他与专注本地民俗文化的团队蜃楼志、榕事一起拍摄了短片《闽都岁时记·采莲》,记录福州端午习俗,但在拍摄过程中他们找遍了城区内河沿线,都没有找到福州传统龙舟。于是,他们决定自己造一艘龙舟,还原福州传统龙舟的样貌,为想体验传统福州龙舟的年轻人提供一个可能。
复刻朝天龙作为龙头,在山里挑选樟木做船身,从龙祥岛找到退役的柳叶桨,经过开斧、定骨、甲水等一系列仪式,“福州府少年龙”龙舟诞生了。
刘斌和他的伙伴造的福州传统龙舟,命名为“福州府少年龙”。
组一支后生囝们的龙舟队
在“福州府少年龙”龙舟诞生的同时,刘斌也开始在网络上召集队员,组一支后生囝们的龙舟队。如今,刘斌的“福州府少年龙”已经有62名成员,大多为“90后”“00后”,既有福州本地年轻人,还有外地在榕读书的大学生,最小一位成员是一位18岁的高中生。“只有年轻人了解、热爱传统龙舟,龙舟文化才能传承下去。”刘斌说。
福州府少年龙队员们一起吃龙舟饭。刘斌供图
“龙舟队队员不限男女,只要会游泳,热爱龙舟文化,都可以加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刘斌组织队员们下水划龙舟、吃龙舟饭,通过网络和大家分享福州传统龙舟的知识。
让刘斌感到欣喜的是,在福州传统龙舟爱好者的宣传下,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了传统福式龙舟文化的重要性,福州城区内河里又重现了传统龙舟的身影。今年在江面上看到了至少四五艘福州传统形制的龙舟,头昂尾翘、腹中宽阔,画花精美。
下一步,刘斌和他的小伙伴们打算开展更多面向青少年的传统龙舟研学活动,让更多的孩子从小爱上龙舟、爱上传统民俗文化、热爱福州这座城市。(记者 李琪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