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讯 > 正文

世界读书日:晒一晒春天的第一本新书-全球今日报

世界读书日:春日读书正当时,不负难得好时光

今天是4.23世界读书日,是所有喜欢读书的朋友们的节日。

席勒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人生海洋。"

但在追寻广阔天地的过程中,不会选,读不懂,读不透,没意义,成为无数人逐浪前的暗礁。

有书君为此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这份名家读书4式,相信一定会让你读书高效,收获颇丰。

读书不会选?

冯唐:"这三类书,你一定要读"

刘忠全在《读书宜循序渐进》中说:

"杂乱的读书就好像一个饿肚子的人走进了饭馆。

看到鱼肉糕点恨不得一口都塞进嘴巴,于是粗嚼快咽急忙吞了进去。

虽也填饱了肚子,但是没有尝到菜肴的滋味。 "

读文学小说:洞悉人性的复杂

冯唐说:

"我们总要与人打交道,所以一定要读对人性矿山挖掘较深的小说。"

文学类小说的领域,诞生了无数人类艺术的瑰宝。

名家的著作,经历了时间的淬炼,沉淀在历史长河里,供读者欣赏与共鸣。

它们几乎无一例外,通过精心巧妙的设计,反映了真实的百态人生。

跌宕的情节让人大呼过瘾,人性的复杂使人审视自己。

芥川龙之介笔下《罗生门》中的《竹林中》,一桩再简单不过的犯罪事件;

却在当事人与旁观者的口述中,呈现了7份不一样的供词,让案件扑朔迷离。

究其原因,是人性的利己:

人们总是趋于,用对自己有利的方式描绘事情的真相。

毛姆笔下的《月亮与六便士》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接受艺术家施特略夫的救济,却出轨恩人的妻子。

恩人死后,他没有丝毫悔恨:

"我为什么要内疚?

那个滑稽的小胖子喜欢为别人服务。

这是他的习性。"

那些被施特略夫帮助过的人,一边接受他的救济,一边鄙视他的作品,一边嘲笑他不幸的经历。

究其原因,是人性容易"忘记感谢":对人太过热情,就增加了不被珍惜的概率。

读历史典籍:看懂事物兴衰的规律

有人说:"历史书的一页纸,就是一位古人波澜壮阔的一生。"

清代龚自珍在《定庵续集》中讲: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读透历史,便是通晓天道;了解古人,便是把握经验。

读生活美食:人总要爱点什么,吃点什么

在经历了职场的沉淀后,冯唐开始认清一个事实:人不能没有生活。

好的生活状态,愉悦身心,为工作蓄力,结识二三好友,获得生活最简单的意义。

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那句"敲破鸭蛋一角,筷子头一扎,红油就吱--冒出来",读过后让人口水直流。

尽管汪老经历过无数苦难,受到诸多不公正的待遇。

他仍通过美食的文字,传达出对生活的乐观、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正如他笔下所言:

"爱,是一件非专业的事情,不是本事,不是能力。

是花木那样的生长,有一份对光阴和季节的钟情与执着。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它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

读书读不懂?

南怀瑾:"我的读书密宗"

读不懂,就跳过去;回过头再读,无师自通

读书,难免会遇到晦涩难懂的概念,异于常规的事实。

博学如南怀瑾,也遇到同样的问题。

为了不止步于此,他通常会跳过此章节,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下章不懂,再看下下章,如此往复。

后面的章节读懂,回过头再读,往往可以无师自通。

高质量的书,永远与最差的小说相伴

南怀瑾曾谈自己读书的习惯:

"我看书乱七八糟,通常会把佛经与最烂的小说放在一起。"

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

"读得通畅,会连夜读下去,但这么看下去,脑筋容易坏掉。

所以中间要换一换脑子,拿起最差的小说看一看,笑一笑,舒缓一下紧绷的脑筋。"

深耕一本好书,固然是件好事。

但我们常常忽略,娱乐读物带来的情绪价值。

二者相结合,可以充分积蓄精力。

让大脑在愉悦的状态下,畅快地读懂高质量读物。

读书读不透?

苏轼:"带着目的性读书"

深圳大学经济学家国世平曾告诫学生:"不建议读完一本书。"

乍听起来难以理解,但仔细思考,便可窥其意。

以一周读完一本书为周期,一个人每年大概能读52本书,穷其一生,也只是能读完3800本书左右。

既然书永远是读不完的,人的精力又有限。

不如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只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汉书》作为二十四史之一,共120卷。

除了历史故事,它还涉及经济、政务、商贸、地理、天文,内容极其庞杂。

苏轼通过反复阅读,把这本书读得很透。

他第一遍读政务、第二遍读人物、第三遍读官制。

每一遍,都带着不同的目的性去读,自然就把《汉书》读透了。

马伯庸也是参照此法:

读一本书前,根据目录去找解决自己问题的章节,其它内容,一概不管。

当年写《长安十二时辰》,要了解长安的风土人情。

他翻阅《长安志》,仅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将书当作解决迫切问题的工具,不失为一种高效的阅读方法。

读书没意义?

罗翔:"速读,带来某一刻的感动"

网上有人提问:"读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是为了出口成章,下笔有神,彰显才华。"

还有人说:"是为了对社会有用,成为一个出色的大人。"

想象你是一个孩童,第一次看到书架上的一本书。

抛去提升自我的诸多意义,享受其中的乐趣,或许才是你触碰它的第一目的。

当我们过分追求读书的意义时,反而失去了读书最初最珍贵的东西。

我们甚至不必强迫自己记住那些文字。

罗翔老师也曾感慨:

"为什么要记住呢?

是为了写文章, 还是为了在别人面前炫耀呢?

读书就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他十分推荐速读。

速读时,若有些语句能够打动自己,带来片刻的感动,便可以翻过头来进行精读。

北岛分享自己读书时的感受:

"我拿本书,在长椅上晒太阳,心变得软软的,容易流泪,像个多愁善感的老头。"

在手边放几本书,没事就翻翻,就像跟老友对话。

与书同乐、 甚至欣然忘食,便已经把握读书最珍贵的意义。

赫尔曼·黑塞说: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它们能悄悄成为你自己。"

读书不一定让人功成名就,锦绣前程;

但它能让你说话有德,做事有余,出言有尺,嬉闹有度。

透过文字的眼睛,去看看这个世界。

山水温柔,人也温柔。

关键词

热门资讯